[安康日报]第一书记“链”上兴业忙
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浏览次数:10

消费帮扶

通讯员高小军/图

近年来,镇坪县华坪镇紧盯做强中药首位产业,围绕“建设生态经济强镇·打造中国黄连之乡”目标,积极探索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,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,凝聚第一书记力量,推动组团服务走深走实,为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

“今年,在镇党委、政府的谋划下,召开了各村第一书记座谈会,依托陕西萃源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渝龙村的成功示范,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绞股蓝的种植热潮。渝龙村根据地理优势,以“村集体+支部”的发展模式,率先在大渝河种植50亩绞股蓝,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钱。”渝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郑说。

此外,为充分发挥团结村驻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优势,由安康苦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黄连(种源)保护研究实验站,以黄连产业公园为依托,搭建实践平台,引进中国药科大学、浙江理工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,培强带优本土专技、乡土人才,从种子到产品全链条赋能产业发展,助推中药产业振兴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

尖山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则发挥自身资源优势,积极促成中国药科大学后勤集团与尖山坪村签订10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订单,辐射其他三个村,解决了群众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。

同时,三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按照“大联小、强联弱、近联远”的思路,与镇域内三个村党支部实现了村村联、与县域内曾家镇星明村、城关镇白坪村实现了跨区域联盟,分别与村内种植大户签订土豆收购协议,仅2024年就收购土豆50万斤。

服务队还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,通过“支部联建、党员联户”模式,推动各村党组织优势互补、共同提升。服务队成员以“党建指导员”身份,帮助各村完善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1名,发展年轻党员3名,让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“主心骨”。

依托团结村帮扶单位优势,华坪镇组建“专家服务团”,成立市级专家工作站,按照“产业发展在哪里,人才就培育到哪里”的方针,在园区建立黄连产业人才培育基地,引进中药材专家学者2名,专业技术人才3名,聘请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12名,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,培养出懂药材、懂技术的各类人才,为中药材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。

以打造“中药名镇”为目标,华坪镇发挥第一书记宣传推广作用,挖掘中药文化内涵,提升华坪镇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尖山坪村驻村第一书记争取派出单位支持,投资50万元,在华坪小学建设中药特色小学。学校开设中药文化课程,建设中药种植园、中药标本室,让学生从小了解中药文化,传承中药传统技艺。目前,中药特色小学已成为华坪镇传承中药文化的重要阵地。

“我是第五任中国药科大学派驻华坪镇尖山坪村的第一书记,经过历届第一书记的共同努力,华坪镇中药特色小学已初具成效。每年暑假,我校还会选派部分学生到华坪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,为华坪小学的学生们讲授中药种类、种植等知识,为华坪镇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力量。”尖山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洋说。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sjk.akxw.cn/epaper/read.do?m=i&iid=3716&eid=26880&sid=163913


(来源:安康日报)

 

 
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