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笔者走进镇坪县华坪镇小学,药香扑面而来。“这就是黄连的叶子和根,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的作用。”课堂上,华坪镇小学教师薛成鑫正为学生讲解黄连的药用价值。学生听得津津有味。这所小学是中国药科大学重点打造的“中药特色学校”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认识药材,还要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。”华坪镇小学校长陈海军介绍,学校已形成“识药—种药—采药”一体化课程体系,3年来共组织中药主题研学活动50余场,覆盖学生2000余人。
自中国药科大学定点帮扶以来,镇坪县以中药文化为纽带,将传统医药文化融入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,走出了一条文化育人、教育助农、科技兴县的发展之路。
镇坪学子李秦鄂,通过定点招录进入中国药科大学深造。大学期间,她主修药学相关知识。毕业后,她选择回到家乡,参与“镇坪黄连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。
“如果没有中国药科大学的支持,我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大山。”李秦鄂说,“我现在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化工作,希望用所学回馈家乡、回报母校。”截至目前,已有31名镇坪籍学生进入中国药科大学深造,其中10人取得硕士学位,2人获得博士学位。不少人毕业后选择返乡工作,成为当地中药产业链上的技术骨干。
在职业教育层面,中国药科大学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设镇坪专班,定向培养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人才,缓解了镇坪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。
在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,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李红潞正对“镇坪黄连”“葛根”等道地药材进行基因测序。她说:“我们正在加快科研成果落地,为镇坪建立中药产业标准化育苗体系奠定基础,助力镇坪打造秦巴道地药材品牌。”
课堂连着田野,实验室接通车间。如今,镇坪县种植中药材24.76万亩,年产量1.68万吨、综合产值达13亿元。
(来源:群众新闻网,通讯员:易亮、屈光波、韩涛)